微量元素作用
一、锌肥
锌在作物体中的含量,一般为干物质的十万分之几至百万分之几。在作物器官中,以顶芽含锌量最高,叶次之,茎最少。锌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,锌和叶绿素的形成有关,如作物缺锌会引起叶片失绿,锌还对增强作物的耐寒性、耐热性、耐旱性、抗盐性有良好的作用。施用锌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,改变籽实与茎秆的比例,增加作物的经济产量。
锌在植株中有移动性,多表现在幼嫩器官,作物缺锌多表现为:植株小,叶片失绿,有灰绿或黄白斑点,根系生长不发达。
施用锌肥增产明显的有:玉米、水稻、棉花、小麦、甜菜、葡萄等。试验示范表明,锌肥不但能提高作物产量,而且也能明显提高作物品质。
二、锰肥
锰在作物器官中的分布,通常以叶片最多,其次是茎秆,再次是种子,绿色部分多于非绿色部分。
锰是叶绿体的结构成分,是维持叶绿体结构必需的营养元素,能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。棉花施用锰肥,不仅减轻蕾铃脱落现象,而且使收获较早的一级籽棉显著增多。
锰在作物体内不能再利用,植株缺锰症状首先表现在幼叶:叶片的叶绿素减少,叶脉之间失绿,而叶脉和叶脉附近仍然保持绿色。
三、硼肥
不同作物的含硼量差异很大,双子叶作物显著高于单子叶作物,其中又以豆科作物和十字花科作物最高,而禾本科作物最低。在作物不同器官中,硼元素的合量也不同,叶子的含量最高,花次之,而茎、根、果实、种子等器官中最少。
硼能加强作物的光合作用,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正常运转,促进作物繁殖器官的正常发育,有利于开花结实。施用适量的硼肥可以加速花的发育,增加花粉数量,促进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。
作物缺硼顶端生长点不正常或停滞生长,幼叶畸形,皱缩,叶脉间失绿,下部叶片加厚,叶色加深,植株矮小。
四、钼肥
在植物体中主要是影响氮素代谢,具促进固氮作用。
作物钼缺乏通常表现在:叶片边缘枯焦卷曲成环状、杯状。作物不同症状也不同,棉花缺钼,枝尖叶脉失绿,蕾铃脱落严重;小麦缺钼,叶片失绿,灌浆差,成熟晚,籽粒秕。
五、铁肥
铁虽然不是叶绿素的成分,但铁元素营养不足时,会使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阻碍,叶片发生失绿现象,影响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。
由于作物体内铁不能再度利用,故症状从幼叶开始,作物缺铁时,主要是叶绿素受到破坏,叶脉间失绿,梨树缺铁,叶片失绿黄化。